谢红艳,女,1981年11月生,定边县贺圈镇彭滩村村民。她以二十二年的无私付出,谱写了一曲撼动人心的孝老爱亲赞歌。她的故事浓缩了平凡生活中的坚韧与大爱,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温暖的光芒。
2003年,谢红艳与丈夫携手步入婚姻,憧憬着柴米油盐的安稳生活。然而,命运接连给予沉重打击。婚后,她育有两女一子:大女儿在安康学院求学,小女儿寄宿,儿子却患有先天染色体唐氏综合征,生活完全无法自理,穿衣、喂饭等琐事需谢红艳时刻照料。家庭厄运并未止步——结婚当年,婆婆突发脑出血,遗留半身不遂;几年后二次脑出血,彻底卧床不起。公公作为退休乡镇干部,长期饱受脑梗死、高血压及脑萎缩折磨,2018年卧病在床。丈夫为维持生计,远赴油田工地奔波,谢红艳就此成为家中唯一的顶梁柱。
自此谢红艳的每一天都被责任填满,节奏紧凑而有序。凌晨五点,整个村庄尚在沉睡,她已起身熬制软烂粥食,确保老人和儿子易消化。清晨六点,她顾不上自己进食,便投入护理:为公公翻身、换药,为婆婆擦拭身体以防褥疮。白天,她穿梭于厨房与病床间,耐心给儿子喂饭、安抚其烦躁情绪,细心为老人喂药并叮嘱服用事项。随后,她争分夺秒赶赴自家农田,抢抓农时耕种。夜幕降临,她为小女儿备好次日衣物和学习用品,再抽空联系大女儿,报平安并关切学业生活,确保女儿安心求学。邻里们常见她忙碌身影,总听到她以温柔语调哄劝哭闹的儿子。
谢红艳的坚守源于朴素的信念:“老人养我小,我得管他们老;孩子是我的命,再难也要护着。”二十四年来,她以行动诠释这份承诺——公婆卧床多年,褥床干净温暖,从未生褥疮;儿子虽患重病,却常展露笑容。这个被病魔笼罩的家庭,因她的付出始终洋溢暖意与尊严。岁月在她鬓角刻下斑白,黄土风沙掠过脸庞,却吹不散乡亲们心中“好儿媳”“好母亲”的美誉。谢红艳用柔弱身躯撑起苦难之家,在定边土地上树起孝老爱亲的丰碑,激励邻里传承人间温情。
发布于:陕西